《时间的秩序》的Perspective

下面这些话题,让我对这本书有兴趣。 1.Perspective 第八章“视角”的英文是perspective,也可以翻译成为“透视画法”,就是外界通过小孔成像,映射在我们视网膜上的模糊景象,就像第三章开始讲的那个时空的光锥一样。作者是意大利人,透视画法Perspective产生于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所以这个词用的非常精妙。 通过perspective,或许我们才能够靠直觉来理解作者对时间的解说,时间只是在我们的尺度上被模糊的直觉认识到的,如果放眼到由相对论定义的宇宙的更大尺度里面,或者放到量子理论确定的更小的尺度里面,并没有一个叫做时间的变量。 时间问题,与我们自身的尺度有关。 这就像我们上过中学的人,才刚刚能够通过直觉理解了牛顿力学,现在让我们通过直觉来理解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就是我们普通人所力所不及的了。既然力所不及,我们就模糊着相信作者说的是对的吧。 2.共轭 能量与时间 位置与动量 方向与角动量 3.一个热光子换十个冷光子 “对于每个到来的热光子,地球会发射十个冷光子,因为来自太阳的一个热光子与地球发射的十个冷光子具有相同的能量。” 这个知识对于我来说有点冷,查不到出处,有知道的大神,请科普一下。 4.我们正在危险的靠近自己 “停下来,否则你就会找到自己。”研究时间就是在研究我们自己的生物学本质。 5.“也许” 作者经常用到,也许这个词来解释他能够自洽却不一定有把握的一个理论,通过也许这个词,我们知道,CARLO ROVELLI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6. 自洽 一个理论在无法被证明之前,起码要从“自洽”开始 7. “这是个假问题”(p151) 或者这么说:“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p27),“这是个很糟糕的问题”(p80) 书中反复出现的这种句式,很新颖,很好玩,可以让我们自己在平时抬杠的时候干倒很多人: 可以让领导愤怒 可以让同僚受伤 可以让下属认为自己很无知 8.解释 这本关于时间的书,让我们得到了很多解释的同时,反而又需要更多的解释了。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 9.本书让我们认识到某种角度的唯心论是科学的 10.诗配乐 要像读诗一样,读这本关于时间的书,诗是最适合用来配合音乐的,音乐又是最像时间的东西。